产品目录 |
|
|
|
|
|
|
|
发布人: |
|
jmxhzz |
已被浏览 1850 次 |
|
发布日期: |
|
2013/6/11 8:48:33 |
[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本页 |
新闻标题: |
|
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调查初裁伤了谁? |
|
6月4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在执行两个月11.8%的临时税率后,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将征收高达47.6%的反倾销税率,随后还将启动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补贴调查。 自去年8月欧盟宣布将对中国出口欧洲的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发起反倾销调查以来,中欧双方多次协商未果。此番“靴子”落地,激起一片波澜。欧盟挥起贸易保护主义大棒,已经严重伤害到中欧间的双边贸易互信,对中欧经济的深层次合作也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 受伤的,首当其冲是中国的光伏产业。目前欧盟光伏产品装机容量约占全球的70%。2011年,中国对欧光伏产品出口总额达210亿欧元,出口量占中国光伏制造业总产量的70%,占中欧贸易总额的7%左右。高达47.6%的反倾销税率一旦实施,无疑将迫使中国光伏产品退出欧盟市场,这对正致力于结构调整的中国光伏产业将带来巨大打击。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欧盟光伏产业链上的相关行业日子也不会好过。与西方国家在绝大多数传统产业长期占据优势地位不同,在光伏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中国起步不晚,发展也快。也正因如此,伴随着这一产业的发展,中欧之间在光伏领域已成为“利益共同体”,并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例如,中国太阳能组件所需的多晶硅大部分来自欧盟,中国出口至欧盟的光伏组件为欧盟市场带来数十万个相关工作岗位。 中国光伏产品的低价缘于技术进步以及成本降低,而中国低价光伏产品则为欧洲光伏发电平价上网创造了条件。一旦欧盟对中国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势必将加大欧洲光伏发电成本,为欧洲消费者带来负担。欧债危机下大部分欧元区国家正实施着紧缩财政政策,光伏发电成本的上升,显然将制约这一产业在欧洲的发展。此外,中欧光伏产业的受损也不利于全球光伏产业整体发展。 欧盟的初裁结果并不是这场贸易纠纷的尾声。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挥动贸易保护主义“大棒”,也迫使中国不得不出台相关的反制措施,中欧间贸易摩擦升级之势已起——中国商务部已经宣布对欧盟产葡萄酒开展双反调查。中国是欧盟第二大出口市场,显然,中国可以“出拳”的领域很多。但无论这场贸易纠纷最终向什么方向发展,中欧间有序的经贸往来已然受到影响。 当然,欧盟对华光伏制裁的大门并未完全关闭,中欧间磋商也并未进入“死胡同”。在两个月的过渡期中,欧盟征收的是并不算太高的临时反倾销税,8月6日之前,中欧之间仍有望以谈判的方式解决光伏问题。 从这并未完全关闭的大门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欧盟面对中国市场的矛盾心态。实际上,欧盟对华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在欧盟内部一直有着不同声音,这缘于欧盟各国对中国经济在不同领域有着不同诉求,也反映出欧盟作为一个整体,面对中国市场以及中国产品的纠结,既忌惮中国的快速发展,也寄望于中国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欧盟深陷债务危机,许多欧盟成员国寄望于来自中国的援手,也希望能够搭上中国经济增长的快车摆脱经济疲弱。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以欧盟为代表的长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西方经济体备受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欧间贸易纠纷中,高新技术领域涉案日渐增多。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需要一个能够激发经济活力的“白天鹅”,为世界经济增添内生动力,以光伏、通信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成为全球新一轮竞争的焦点,这也为光伏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跃然而起创造了条件。在中国,光伏产业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在欧盟,光伏产业也是欧盟绿色革命的主力。长远来看,光伏产业无疑是全球产业格局中最诱人的“奶酪”。此次欧盟委员会针对中国的光伏产品挥起“大棒”,不惜做出“损人不利己”的举动,有可能为了在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制高点上,对中国进行“战略遏制”。 本周,全球财富论坛在成都召开。100多家财富500强企业云集这座中国西部城市,其中也包括许多欧盟的企业。而在中国欧盟商会对会员企业的最新调查中,许多欧盟在华企业准备将触角进一步探向中国西部,并将在那里开创新的增长点。 但是,要想在中国获得长期发展,要想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就必须要拿出实实在在的诚意来。对于欧盟来说,显然,只有树立起共赢的理念,才能化解面对中国的矛盾心态。什么时候欧盟真正致力于与中方合作共同将“蛋糕”做大,什么时候欧盟对中国的纠结才能真正解开。
|
|
|
关闭 |
|
|
|